鑄造是一種古老的制造方法,在我國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。隨著工業技術的發展,大型鑄造的工藝和流程直接影響著大型鑄鋼件的質量,因此,大型鑄造的工藝和流程更顯重要。特別是19世紀末和20世紀上半葉,出現了很多的新的鑄造方法,如低壓鑄造、陶瓷鑄造、連續鑄造等,在20世紀下半葉得到完善和實用化。
圖:騰飛鑄鋼采用CAE模擬技術
大型鑄造的工藝設計包括:大型鑄鋼件的工藝圖設計,鑄鋼件圖紙的設計以及工藝卡的制作等 。應用鑄造有關理論和系統知識生產鑄件的技術和方法。包括:造型材料、設備、造型、制芯、金屬熔煉、澆注和清砂、熱處理等。
鑄造是將通過熔煉的金屬液體澆注入鑄型內,經冷卻凝固獲得所需形狀和性能的零件的制作過程。鑄造是常用的制造方法,工藝靈活性大,可以獲得復雜形狀和大型的鑄件,在機械制造中占有很大的比重。由于現今對鑄造質量、鑄造精度、鑄造成本和鑄造自動化等要求的提高,大型鑄造技術向著精密化、大型化、高質量、自動化和清潔化的方向發展。
圖:騰飛鑄鋼澆注現場
鑄造工藝設計涉及零件本身工藝設計,澆注系統的設計,補縮系統的設計,出氣孔的設計,激冷系統 的設計等內容。 零件本身工藝設計涉及到零件的加工余量,澆注位置、分型面的選擇,鑄造工藝參數的選擇,尺寸公差,收縮率,起模斜度,補正量, 分型負數等的設計 。 澆注系統是引導金屬液進入鑄型型腔的通道,澆注系統設計得合理與否,對鑄件的質量影響非常大,容易引起各種類型的鑄造缺陷,比如:澆不足、 冷隔 、 沖砂 、夾渣、夾雜、夾砂等等鑄造缺陷。澆注系統的設計包括澆注系統類型的選擇、內澆口位置的選擇及澆注系統各組元截面尺寸的確定。在鑄造工藝中,鑄造工藝的設計對鑄造產品的質量影響很大,但是澆注系統的選擇方法的選擇也不容忽視。 補縮系統的設計是合理的設計冒口和補貼,以補償鑄件在凝固過程中產生的液態和凝固態的體收縮,以獲得健全的鑄件的一項工程技術 。 出氣孔用于排出型腔內的氣體,改善金屬液填充能力,排除先填充到型腔的過冷金屬液和浮渣,還可作為觀察型腔是否澆滿的的標志 。大型鑄造廠騰飛鑄鋼采用現在的CAE鑄造工藝,采用CAE軟件對鑄造過程進行數字模擬,提前制定技術方案,避免鑄件缺陷問題;采用木質模型,保證鑄件的尺寸;使用德國OBLF公司GS1000真空直讀光譜儀對鋼水成分等進行精細化檢測,從源頭做好質量把關。騰飛鑄鋼擁有2臺大型天燃氣熱處理爐,特殊的熱處理工藝,保證了產品的內部質量,如果您有鑄鋼件的需求,請撥打騰飛鑄鋼免費電話:18737351269,我們期待您的來電!
187-3735-1269
掃一掃 關注我們
掃一掃 抖音關注